top of page

2020台東藝穗節團隊紀錄短片全紀錄

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聲子樂集

2020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藝術團隊紀錄短片

聲子樂集 Phonon Music 創立於2000年,以愛為出發點,用藝術關懷我們成長的土地,20年來已累積超過一千場的展演。近年來陸續推出跨領域的展演 「魔擊」、「森之夢」等,受到觀眾及公部門文化單位高度的肯定,儼然成為花蓮地區表演藝術團隊的新代名詞!

不老超級任務:爺奶攻蛋全紀錄!

2019年弘道老人基金會紀錄片

此片紀錄去年2018年「仙角百老匯7」 攻蛋演出的長者們, 如何克服身體老化、癌症病痛、喪妻之痛及老後的課題, 不放棄這一生難能可貴的演出機會, 完成了上萬觀眾拍手叫好與滿場手機燈海盛況的歷程, 更紀錄著弘道如何動員200位工作人員、志工, 帶領近300位素人長者們,從無到有、克服萬難, 一起躍上台北小巨蛋超級舞台完成「仙角百老匯」的演出!

雲翠之後 After the 0206 Hualien Earthquake

2019年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社區一家紀錄片獎佳作

 

0206花蓮大地震後,雲翠大樓附近的中華國小成為主要收容中心之一,為確保收容中心裡的民眾都能在身心上受到照顧,不同專業的助人工作者嘗試在裡頭開展跨領域間的合作。
災後收容中心只成立短短八天就結束,在這得隨機應變的短期安置中,助人者究竟是如何從中進行所謂的安心服務呢?而收容中心關閉之後,是否就代表著一切就順其自然地重回軌道了呢?

陪你回家(完整版)

2018年家暴議題紀錄短片

指導/補助單位 :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主辦單位 : 旭立文教基金會 白絲帶學習中心

 

此微電影之拍攝,乃期待透過電影紀錄片寫實之手法,真實呈現出家庭暴力中男性角色的困境。家庭關係糾纏複雜實無法簡單以黑或白之觀點來論定其事件的意義。家庭衝突事件中,社會的刻板印象與壓力、傳統男性角色的框架、內心的矛盾掙扎等,期待藉由電影發酵出社會對男性在暴力事件背後內心歷程的同理及關懷。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Taiwan Craft School

 

2018年工藝職人短片:添興窯林欣頡

 

「我們這一代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使我們的品牌符合現在的生活條件,接著是在未來讓世界知道添興窯的名號。」

 

老蛇窯走過九二一、幾次轉型,未曾停止燒窯作業,成為全島唯一,也是品牌世代交替後的關鍵。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Taiwan Craft School

 

2018年工藝職人短片:光山行賴信佑

「(作漆器)是一個十分內省的工作吧,因為大部分時間沒有和別人交流,就是在自己的世界裡,很安靜地、只有腦子不停在運作。」

光山行第三代賴信佑 說:「漆器就是我的家族。」抱持傳承的責任感、嘗試走出新路,青年工藝師怎麼看待自己的使命與未來?
 

張志宏作品集2017

本短片整理2010年-2017年紀錄片創作作品。

1000把大提琴繪本故事音樂會

宣傳紀錄短片#5  東華附小弦樂團&慈濟大學弦樂團

2018年花蓮0206地震後故事音樂會系列影片

為了讓災後每個受創的心靈得到撫慰、轉化空間的記憶與氛圍。5/5(六)晚上七點我們邀請花蓮縣花蓮故事協會義演《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繪本故事,花蓮地方樂團WASSA SOGOOD 鼓舞樂團、黑熊說鼓、曼波魚爵士樂團、慈濟大學弦樂社、東華附小弦樂團、聲根室內樂團於雲門翠堤大樓原址演出。同時公開招募各地樂手,與義演團體於音樂會的最後大合奏兩首共同曲目,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災前的花蓮記憶,一起在故事與音樂中重新譜寫彼此的生命故事。將來自各方的聲音化為同一顆心,用閱讀、故事與音樂療癒彼此,帶著回憶在希望中前行。

1000把大提琴繪本故事音樂會

宣傳紀錄短片#4  曼波魚爵士樂團

2018年花蓮0206地震後故事音樂會系列影片

為了讓災後每個受創的心靈得到撫慰、轉化空間的記憶與氛圍。5/5(六)晚上七點我們邀請花蓮縣花蓮故事協會義演《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繪本故事,花蓮地方樂團WASSA SOGOOD 鼓舞樂團、黑熊說鼓、曼波魚爵士樂團、慈濟大學弦樂社、東華附小弦樂團、聲根室內樂團於雲門翠堤大樓原址演出。同時公開招募各地樂手,與義演團體於音樂會的最後大合奏兩首共同曲目,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災前的花蓮記憶,一起在故事與音樂中重新譜寫彼此的生命故事。將來自各方的聲音化為同一顆心,用閱讀、故事與音樂療癒彼此,帶著回憶在希望中前行。

1000把大提琴繪本故事音樂會

宣傳紀錄短片#3  花蓮縣花蓮故事協會

2018年花蓮0206地震後故事音樂會系列影片

為了讓災後每個受創的心靈得到撫慰、轉化空間的記憶與氛圍。5/5(六)晚上七點我們邀請花蓮縣花蓮故事協會義演《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繪本故事,花蓮地方樂團WASSA SOGOOD 鼓舞樂團、黑熊說鼓、曼波魚爵士樂團、慈濟大學弦樂社、東華附小弦樂團、聲根室內樂團於雲門翠堤大樓原址演出。同時公開招募各地樂手,與義演團體於音樂會的最後大合奏兩首共同曲目,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災前的花蓮記憶,一起在故事與音樂中重新譜寫彼此的生命故事。將來自各方的聲音化為同一顆心,用閱讀、故事與音樂療癒彼此,帶著回憶在希望中前行。

1000把大提琴繪本故事音樂會

宣傳紀錄短片#2  聲根室內樂團

2018年花蓮0206地震後故事音樂會系列影片

為了讓災後每個受創的心靈得到撫慰、轉化空間的記憶與氛圍。5/5(六)晚上七點我們邀請花蓮縣花蓮故事協會義演《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繪本故事,花蓮地方樂團WASSA SOGOOD 鼓舞樂團、黑熊說鼓、曼波魚爵士樂團、慈濟大學弦樂社、東華附小弦樂團、聲根室內樂團於雲門翠堤大樓原址演出。同時公開招募各地樂手,與義演團體於音樂會的最後大合奏兩首共同曲目,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災前的花蓮記憶,一起在故事與音樂中重新譜寫彼此的生命故事。將來自各方的聲音化為同一顆心,用閱讀、故事與音樂療癒彼此,帶著回憶在希望中前行。

1000把大提琴繪本故事音樂會

宣傳紀錄短片#1  WASSA SOGOOD 鼓舞樂團

2018年花蓮0206地震後故事音樂會系列影片

為了讓災後每個受創的心靈得到撫慰、轉化空間的記憶與氛圍。5/5(六)晚上七點我們邀請花蓮縣花蓮故事協會義演《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繪本故事,花蓮地方樂團WASSA SOGOOD 鼓舞樂團、黑熊說鼓、曼波魚爵士樂團、慈濟大學弦樂社、東華附小弦樂團、聲根室內樂團於雲門翠堤大樓原址演出。同時公開招募各地樂手,與義演團體於音樂會的最後大合奏兩首共同曲目,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災前的花蓮記憶,一起在故事與音樂中重新譜寫彼此的生命故事。將來自各方的聲音化為同一顆心,用閱讀、故事與音樂療癒彼此,帶著回憶在希望中前行。

苓雅仔 | Lingacay

106年eye花蓮影片徵件活動藝文組第二名

土生土長的花蓮子弟張志宏與他們攝影伙伴們以「空服夢想」及「苓雅仔:月桃之地」獲得公益類第一名與藝文類第二名,張志宏是心理諮商師,平常工作就會用到拍攝技巧,相信透過影像能聯結更多豐富的情感,深覺傳統歌謠與語言的快速流失,希望用紀錄片的方式保存,也為自己的土地發聲,花了約九個月的時間拍攝及紀錄,剪輯為三十分鐘的影片,再濃縮為三分鐘的短片。

空服夢想 | To Be A Flight Attendant

2018年花蓮家扶中心紀錄短片

106年eye花蓮影片徵件活動公益組第一名

​透過紀錄曾是家扶孩子的汶樺,在她成年之後決定追逐自己的空服員夢想,這夢想是她的認養人所為她燃起,也是她的母親所給予她的支持,她能否達成她的空服員夢想呢?

臺灣藍 

2017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委託製作臺灣藍教學紀錄影片

本系列教學紀錄影片共有6大單元,紀錄臺灣藍染發展與技法相關介紹,並透過臺灣當前藍染藝師與工房的探訪,引導觀眾透過該部系列紀錄影片得以深入瞭解臺灣藍染。

由畫至話|From Pain To Paint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年第二期視聽媒體藝術類補助

本片拍攝吉絲卡與簡慶東一家三口的生活,透過兩人各自對於畫作的投入,帶出彼此透過畫作帶出個人生命故事的歷程。畫作,是種述說,是種期待被人理解,也是單純只是為了生存而畫。

 

本片為《我還有腳,更有你們》的長版。

紅珊瑚|Red Coral

2016年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短片展

 

當中國客成為台灣觀光旅遊一大重要的族群時,卻也同時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變化。當我逐漸發現路上逐漸出現大量的遊覽車,許多觀光景點都可遇見中國客,平常生活的周遭開始開了許多我不會去的店家,有些店家還會用習近平、馬英九、胡錦濤等的人形立牌來吸引中國客,讓我越來越好奇究竟他們在這些店家裡頭,是如何進行買賣。

​公視2016紀錄觀點短片展簡介連結請點此。

沙度:李哲藝與古名伸

2016年大愛電視台樂事美聲錄節目紀錄片

 

現代人雖然物質豐富,但其實心靈經常空虛、焦慮、貧乏,充滿壓力,為了讓人們重新獲得內心的平靜,也為了讓現在舞能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古名伸創作了一齣舞作《沙度》,希望人們可以從這齣現代舞作中反思自己,也能感受到現代舞的奧妙。

瘋戲樂Cabaret

2016年大愛電視台樂事美聲錄節目紀錄片

 

《瘋戲樂 Cabaret》將各類型的音樂與故事相互移植與混生,讓我們透過音樂穿越時空和地域到一個充滿想像的虛幻樂地。他們重拾被眾人遺忘的臺灣聲音與記憶,並在創作中注入了更多西方藝術的形式與語彙,帶著觀眾體會「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新世紀瘋景。

東埔合唱

2016年大愛電視台樂事美聲錄節目紀錄片

 

藉由沈聖德老師為東埔部落錄製專輯的過程,訴說原住民傳承文化的努力故事。

遊走於傳統與創新中的吟唱者

2016年大愛電視台樂事美聲錄節目紀錄片

 

本集造訪大陸福建梨園戲實驗劇團、晉江戲劇展演節中的打城戲、泉州提線木偶劇團、晉江掌中木偶劇團、安海雅頌南音社及361度南音團等,從中瞭解南管音樂在當地的豐富性,更發現大陸對於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如何的重視與經營,期許能透過本集影片,讓我們思考傳統藝術如何保存與延續。

館先生的日常生活

2016年大愛電視台樂事美聲錄節目紀錄片

 

本集紀錄台灣知名南管藝師吳素霞的日常生活,並且從南聲社、臺南喜樹國小南音社團、中國泉州安海雅頌南音社、臺北藝術大學的傳統音樂學系等,南管表演團體的影像紀錄中,讓觀眾了解南管音樂的特性、過去南管的重要展演地點等,一同回顧當時的盛況,看兩岸在南管藝術的文化傳承上,各自做出了什麼的努力與付出。

長髮|Long Hair

2015年TIDF DOC NIGHT播映,認同、夢想與界線/限

跨性別者周逸人在換著女裝時獲得解脫,但在生活中又迫於現實得換回符合生理性別的男兒裝,服裝不只是外在,是一種認同,也同時是一種束縛。

我的導演夢2|Be Myself 2.0

2014年,我透過鏡頭去重新述說自己何以要追逐拍片夢想,這是此刻對於自己的對話,也是對於當初2009年拍攝我的導演夢的自己,一種重新的面對。

女神降臨|Female Pachiachiang

2014年關渡電影節

2013年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名單

2013年CCDF-4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特別介紹

2013年DOC DOC紀錄片健檢工作坊

 

誰說只有男人能跳出威武步伐,就算世人景仰的神明也有女性。我們不是宅男女神,我們是畫著臉譜的女子八家將。 本片以花蓮光復鄉北玄宮女子八家將作為記錄主體。這支跳脫傳統的八家將曾於2008年獲得全國家將比賽亞軍,而這創新理念竟全來自於一間看似不起眼的鄉下民宅神奇複合式小宮廟。這宮廟百無禁忌,宮內看似恭敬地祭拜神明,卻架起網咖又開著阿公理髮廳。

 

它的團員以阿美族女性為主,第一代女將玉琳因擔憂宮內家將文化因男性服兵役而出現斷層,決定巾幗不讓鬚眉成為女將,並向阿文團長提議組成女子八家將。這群突破藝陣文化傳統性別框架的女孩們,是群什麼樣的女性?而在卸下臉譜,轉換不同角色的她們,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我們都在上工後成為傀儡|Becoming A Puppet

 

2014年府中15進階紀錄片工作坊影像實驗計畫

 

本片透過說服不認識的甘蔗店阿伯要假裝門口的假人其實是真人變成的,甚至先寫好稿子要求阿伯唸、用錢收賣阿伯要照我說的做,從中探討紀錄片製作中的「操弄」。

我還有腳,更有你們|From Pain To Paint 

2012年 中華電信基金會第五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短片 貳獎

 

離鄉背景隻身一人從菲律賓來到臺灣的吉絲卡,受雇照料因工安意外而僅剩單腳的簡慶東,在他們各自望向生命所帶來的挑戰時,他們牽起了手,在生命逆境中相互扶持。

 

活下去,其實比放棄生命更為艱難。僅剩單腳的簡慶東,在失落殘缺中帶著勇氣用口拾起畫筆,畫出的不只有美,更有說不盡的愛。跨越國籍與語言,吉絲卡已能走入社區小學為孩子們談起多元文化,而他們的孩子立翔,在看似活潑快樂的笑顏中,其實隱藏著自己的擔憂...

 

小星星|Starry Night

2013年中華電信基金會第六屆攝區二三事紀錄片中長片組首獎

2013年小路映画第三屆島國之聲紀錄片影展

中國信託第28屆點燃生命之火紀錄短片

 

內容描述一個住在花蓮太魯閣的單親家庭,由父親獨自扶養婷婷與萱萱兩姐妹,妹妹萱萱(­13歲)常須自己一個人準備晚餐與整理家務事,看似懂事體貼的她,內心世界其實壓抑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心情...

 

姐姐婷婷(14歲)是體育班的學生,練跆拳道的她,是家中的主要焦點,在她勤奮練習揮­汗如雨的同時,場上的奮力一搏不是為了榮耀,而是期待能為家人減輕一些負擔。

希望|Snluan

第四屆臺灣國際兒童影展觀摩影片

愛心零距離紀錄片首獎

 

紀錄片《追生命的孩子》中的其中一部紀錄短片,監製為林育賢導演,本片曾入選2010第四屆臺灣國際兒童影展觀摩影片。

 

故事大綱 : 毛毛蟲變身之前,媽媽說會有一段辛苦的成蛹過程,那麼我的蛹應該是白色病床囉?從我暈倒的那天起,世界就變了,爸爸、阿嬤與哥哥帶著我在台北與花蓮間來 回,希望幫助我克服癌症,找回健康。只要我勇敢、忍耐、不懼怕打針,我就可以在巷口騎腳踏車追哥哥,我的漂亮長髮也會很快長回來...

一念之轉|Transforming

 

2013年 小路映画第三屆島國之聲紀錄片影展

2013年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社區意識改造計畫」巡迴座談

 

家庭暴力所帶來的代價會是多深的失落?暴力又對家庭關係帶來多大的撕裂?對伴侶施暴多年後,到底有沒有改變的可能?如果可能,這轉變會從哪些覺察做為起點?而終止暴力後,這轉變的歷程就結束了嗎?

 

從三位男性的故事,我們了解到他們要重新在家中找到做為丈夫和父親的位置,這條漫長的路在停止暴力後才正要開始。

白富貴|Boxer

 

本廣告為義務協助花蓮家扶中心拍攝他們幫助的孩子─白富貴的故事,透過60秒的短片,讓觀眾看見白富貴在用拳頭力爭上游的同時,也在為自己與家庭的改變做付出,而每次的出拳都是為了思念在天上的家人。

從心找到回家的路─臺灣家庭暴力認知教育輔導團體實錄

 

如果家暴會影響我們的未來,對於孩子們會帶來不好的後果,那能否將一切責任都在此時由我承擔呢?因違反家暴令而被法院裁定參與認知處遇團體,每週一次兩小時的課程,有人要上12次,有人則要上24次,他們在團體處遇課程中會經歷什麼樣的轉變?這是種處罰?還是種成長?

 

本影片為臺灣家庭暴力認知教育輔導團體的紀錄短片,探討國內家暴防治團體處遇歷程,透過鏡頭,與這群男人們一同重新也從心找到回家的路。

bottom of page